中國第三屆鍾表設計大賽,爲打造世界頂級鍾表賽事而來
Release time: 2017-04-22
400多年前,漳州月港泊來了西洋自鳴鍾,“海澄人能效作”,漳州制鍾最早的曆史,可以追溯至此。如果深究中國曆史上的制鍾流派,“漳鍾”的文化底蘊,絲毫不遜色于“廣鍾”。
2012年,漳州被冠以“中國鍾表之城”,漳鍾不但蜚聲全國,在全球市場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。毫不誇張地說,漳州是全球性的鍾表工廠,産品90%以上外銷,出口區域覆蓋165個國家和地區,年産值高達70億元以上。
在這個具有傳統優勢的産業當中,漳州恒麗電子有限公司是行業當中的佼佼者。董事長邵躍明現任漳州市鍾表同業公會會長,深耕鍾表行業20多年,他将情懷與工藝熔爲一爐,帶領漳州鍾表行業走向國際舞台,成爲不可缺席的見證者和領軍人。
4萬元下海
過去幾年,邵躍明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。無論在哪裏,他都能一眼辨認出漳鍾,偏僻到埃及叫不出名的加油站,高檔到歐洲的豪華酒店,他幾乎能夠準确地說出每一款漳鍾的廠家和價格,即使名不見經傳。
今天,恒麗電子在行業當中出類,但可能鮮少人知道他的創業曆程。上個世紀90年代,邵躍明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漳州國營鍾表廠,作爲全國定點生産的五大鍾表基地之一,漳州曾經有過一段榮光歲月。
“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,漳州的鍾表繁榮到什麽程度呢?全國賣的石英鍾,每4隻就有1隻産自漳州,占有全國25%的市場份額。”邵躍明回憶說,那個時候漳州的街道,常常可以看到批發商用三輪車整車拉着成品,紙箱上隻印着石英鍾的字眼,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麽品牌的概念。
也就是在那個時候,漳州被稱爲“石英鍾之城”,埋下了整個産業鏈的種子。邵躍明大學畢業後從事的第一份工作,也爲他的創業曆程播下了種子。上世紀90年代初,随着市場化浪潮的興起,國有企業的效益開始衰落。端着鐵飯碗的他,在家人的反對和内心的煎熬中辭職下海創業。
1993年,他向姐姐借了4萬元,加上一個朋友的4萬元,總共8萬元啓動資金聯合創業,十幾個人的工廠開始運轉。不到一年,他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。當時創業會成功,跟整個大環境的形勢有很大的關系。他說,現在回想起來,首先要感謝的是時代的機遇。
“比較可惜的是,那時候第一波的繁榮沒有産生大的品牌和企業家,如果那個時候有産生這樣的人物,可能漳州的石英鍾行業又不一樣了。”
十年黃金時期
上世紀90年代中期,漳州的鍾表行業迎來了行業的轉折點。在邵躍明的記憶中,那個年代第一波買摩托車的人,都是做石英鍾賺到錢的生意人。石英鍾産量上來以後,整個市場趨于飽和,由于過度依賴原來的經銷模式,導緻嚴重的惡性價格競争,漳州鍾表行業迎來第一波大洗牌。
1996年左右,鍾表企業迎來倒閉潮。從繁榮期的165家企業工商注冊登記,到最低隻剩下26家企業。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傳統産業,面臨着生死存亡的大考驗。
在邵躍明看來,漳州鍾表之所以能生存到現在,有兩個基因很重要:第一個是第一波繁榮期所留下的種子,各種零配件産業鏈非常完整;還有一個是出口外貿時代的來臨。
從1992年第一隻石英鍾出口到英國開始,外貿出口爲漳州石英鍾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口。國家彙率的改革,大力扶持出口創彙等宏觀政策的支持,使得漳州鍾表行業在1995~2005年又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10年。至此,漳州鍾表行業由内向外,打開了全世界的市場。
2005年至今,以代工爲主,漳州自主品牌也在崛起。據不完全統計,漳州鍾表行業有将近100家企業,從業人員達2萬人,成爲全國乃至全球産業的風向标。
作爲世界鍾表工廠,漳州石英鍾産量占全國同類産品的80%;石英鍾機芯産量占全球市場的50%,手表産量占全球份額的10%。漳州鍾表已經走出了一條以生産經濟型鍾表爲主的産業道路,影響和參與到全球行業标準的制定。
轉型
在深耕鍾表行業的20多年時間裏,邵躍明見證了行業的起伏和波折,對行業的發展也進行了深入思考。近幾年來,漳州鍾表行業的年産值已經達到70億元,行業逼近百億大關,現在正處在大轉型的十字路口。
那麽,漳州鍾表企業如何轉型升級?邵躍明提出了企業轉型升級的四大關鍵要素:銷售一定要電子商務化,生産制造一定要精益化、自動化,經營一定要品牌化,最後要擁抱穿戴智能化。
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四點,鍾表産業沖刺百億大關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。但說轉型創新,确實是一件需要企業家堅持,整個行業共同抱團追求進步的過程。
邵躍明用“三小三大”概括鍾表行業的特點。他認爲,鍾表是小行業大影響,與房地産、石油等大行業相比,鍾表是一個小行業。但它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很高,漳州沒有一個工業産品,能夠像鍾表這樣沖關賣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鍾表行業産值雖然小,但社會的影響力大,每年吸收1萬~2萬個從業人口,對社會的影響效益大。對于這個小産品,未來仍有很大的市場前景,而現在正是到了産業升級的十字路口。
對于漳州鍾表行業來說,要突破百億大關,面臨着兩個最好的契機:一個是穿戴型的智能手表,正在成爲互聯網的智能載體,應當加強這個領域的創新。其次,電子商務跨過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關鍵是企業能不能去擁抱新的商業模式。
“漳州鍾表每年的産值已經達到70多億元,我相信要做到上百億的産業不難。”邵躍明認爲,代工的商業模式越來越沒附加值,漳州鍾表謀求轉型升級,必須往中高端方向靠攏,除了注重打造自主品牌,一定要抓好轉型升級的契機,擁抱消費市場的穿戴智能化。
相關新聞
中國第三屆鍾表設計大賽4月20日在龍文啓動召開
中國(恒麗·藍光杯)鍾表設計大賽,是目前國内鍾表行業最具權威的鍾表設計獎項。
據了解,2013年大賽舉辦了第一屆,兩年一屆,今年爲第三屆。大賽評委均爲國内最高規格的行業專家。目前,大賽正積極邀約世界級的瑞士鍾表行業協會,以及頂尖的鍾表學院學長參賽,計劃打造成國際型的鍾表賽事。
邵躍明說,21世紀一定是中國的世紀,中國智造的世紀,打造世界頂級的賽事 ,提高中國鍾表行業的影響力,提高漳州城市的知名度,是大賽舉辦的初衷。另外,通過國際頂級設計師的交流,來提高鍾表的設計水平,提升鍾表産品的附加值,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意義非常重大。
2004年,漳州成立家具鍾表産業促進辦公室,得益于漳州市政府10多年的産業扶持,漳州鍾表行業先後取得多個全國榮譽稱号。近年來,漳州連續榮獲“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”、“中國輕工業鍾表職業技能培訓基地”、“中國鍾表之城”等榮譽稱号。